最後一站歐魯普雷圖是個小山城。它當年盛產黃金,而那裡的金礦中含有鈀,鈀能吸收氣體,使黃金表面呈現黑色光澤,因此有「黑金之城」之稱。當年來自歐洲的淘金者蜂擁而至,小城迅速成為全巴西、甚至是全美洲的財富中心。在紐約、芝加哥、聖保羅等還是一片荒蕪的時候,它就已經是西半球最繁華的城市了。歐魯普雷圖迅速成為學術與藝術活動的中心,到十八世紀末,獨立運動也在此迅速擴展,最終導致了巴西的獨立。所以歐魯普雷圖既是巴西文化的一座豐碑,也是巴西獨立運動的搖籃。現在它完整保存了200年前的城市風貌,是一座世界文化遺產之城。
全程一路下來,我出發前對在巴西人身及財務安全的擔憂,幾乎消失殆盡。
出發前曾讀到媒體裡提到的巴西安全隱患,比如:天黑以後或者週末以及空曠街道上對獨行遊客的襲擊;海灘的擦鞋欺詐;公車上的小偷小盜;海灘上青少年從身後的突襲搶物:機場和車站以帶路或推銷旅遊節目為名的欺騙;《孤星》甚至還提到了外國遊客常去的大餐廳裡,明目張膽的持槍威脅索取錢財的小概率事件,等等。
應對之策主要是:晚間不再出門;不走僻靜的街道;不露相機不露財;謹慎使用提款機;坐地鐵而不坐公車;帶防身辣椒噴劑;甚至還有攜帶假錢包,不得已時交出去頂替,等等。
我在聖保羅的小街巷裡行走時,即使在白天,也曾有走過的本地人好意提醒我,相機不要外露。但在薩爾瓦多,移民來巴西四年的波蘭籍旅店女老闆告訴我,晚上出門其實也沒那麼可怕,不要外露相機就可以了。
結果在東西南北走巴西的21天裡,我沒有被偷,沒有被騙,沒有被搶,做到了安全行走,萬里零事故。
儘管有語言障礙,因為巴西的國語是葡萄牙文,懂英語的人不多,所以口語溝通相當困難,但是我通過觀察和經歷,通過耳聞目睹和親身體驗,還是對巴西留下了正面的印象。這是一個熱情好客的國度,一個民族融和的國家。在這裡我多次得到好心的幫助和熱情的歡迎,感受到當地人的真誠和善良。我喜歡巴西。
巴西人喜歡說一聲「Obrigado」,同時豎起大拇哥。當我也這樣做的時候,通常會引來對方(小意外)的微笑和對等的回應,一下子拉近了距離。
有一次我在聖保羅一家街頭餐座上看菜單,對照隨身所帶葡文翻譯表尋找我要的那款菜肴時,鄰座一家人的母親注意到了我,她扭頭主動示意可以幫我,並代我向侍者溝通,最終確認了我點的菜。其實她並不通英文,完全是手勢和意會。
從聖保羅飛去伊瓜蘇時,我有一次短時間的轉機。沒想到同一航空公司的航班居然也要行李提取後重新簽到(Check-in),並再次托運,而且我是在最後時刻才明白的這一點,時間顯然太緊。鄰座的本地人知道了,下機後不顧自己取行李,先帶我找到航空公司的地面工作人員,兩人先後接力幫忙,包辦了該程序的全部過程,並向我解釋緣由,直到最後將我送上下一班飛機。
我到達馬瑙斯時,機場大巴的終點站離我的旅館有約1公里遠。司機看了我的旅館位址後,在快到終點站時便開始向其他人「問路」,最後乾脆把我送到了離開旅館不到50米的地方。後來我才明白,汽車終點總站的地段不是好區,司機通過詢問,找到了一個線路上對我最方便的地點再讓我下...
留言列表